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扩散梯度薄膜(LDHS-DGT)技术,原位研究了淹水条件下硫对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Cd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9.038)。
研究表明:硫(S)可调控土壤中镉(Cd)的活性从而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但水稻生长过程中硫如何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通过多因子协同调控Cd活性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创新性利用扩散梯度薄膜(DGT)技术,原位研究了淹水条件下了硫对土壤Cd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施硫提高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水平,促进了Fe(Ⅱ)、S(-Ⅱ)浓度的增加,降低土壤有效态Cd的浓度。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e(Ⅱ)、S(-Ⅱ)、DOC与Cd的活性呈负相关。施硫促进了硫酸盐还原和铁的异化还原,加速了CdS、铁络合态Cd的形成,改变了Cd的活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S、Fe协同作用显著抑制Cd的活性。尤其分蘖期Cd的活性受S、Fe影响较大。不同形态的硫降低水稻土壤中镉的活性存在差异。巯基坡缕石(MP)较单质硫(S0)及硫酸钠(Na2SO4)能更好地降低Cd在水稻中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