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039427      邮箱:csaia_work@163.com

注册

您当前位置: 中国硫酸网 > 新闻快报 >

石化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


原油市场的崩跌,带来了石化市场的迅速跟跌。1126日,在前一交易日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暴跌近8%WTI油价逼近50美元/桶的带动下,国内原油期货早盘开盘跳空直接跌停封盘,甲醇在稍作挣扎之后亦跌停。此外,沥青和燃油跌幅居前,跌逾4%;焦炭跌逾3%。化工品和黑色系多品种表现重挫,已经从上半年的高歌猛进转入技术性熊市。

原油历来都扮演着石化市场的发动机或减速器,这次也不例外。受进入10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影响,国内大宗商品集体重挫。生意社提供的数据显示,1123日,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下降的商品共71种,集中在化工(共18种)和钢铁(共13种)。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大宗商品的定价之王,如果原油价格进入极限价格会冲击并破坏其他商品的价格体系,并以价格下跌的方式触发供求关系及整体价格体系的趋势性转变。

中大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表示,短期来看,原油期货将处于下跌趋势,弱势难改。在现货方面,市场供应过剩的迹象也给油价带来额外压力。据悉,仅全球前三大产油国美国、俄罗斯和沙特10月份的原油日产量合计首次超过3300万桶,能满足全球1/3以上的消费需求。

山东某地炼企业原油事业部负责人指出,目前原油期货市场上悲观情绪弥漫,油价顺势下行。短期来看,供应过剩、需求下降导致现货维持疲弱;中期来看,供应端维持过剩,需求端将季节性回升;长期看,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根据市场状况弹性调节油价,油价或维持宽幅震荡。不过,如果在欧佩克成员国于126日举行会议时的原油期货价格接近现在的水平,预计该组织将会减产。原油价格越低,减产的概率就越高。

在国际原油的带动下,以及进入四季度以来国内MTO装置停产、冬季限产不及预期等利空因素影响,甲醇等能源化工产品市场也呈现断崖式下滑。其中,上半年还炙手可热的甲醇进入10月份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跌幅就超过30%,目前已跌至年内最低点。当前甲醇价格较成本线仅有200/吨以内的溢价。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11月末或收至960点附近,12CCI料会继续收阴,2018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预计会在900点左右收官。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预测道,因四季度中后期需求偏弱,大宗商品市场已经进入景气周期的后半段。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时间:2018-11-2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