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039427      邮箱:csaia_work@163.com

注册

您当前位置: 中国硫酸网 > 新闻快报 >

碳足迹评价: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6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初步建立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排放因子数据集及核算模型、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国内国际互认。《方案》出台后,引发各方关注。

首个省级碳足迹评价方案“现身”

“《方案》是继大湾区碳足迹评价和碳标签建设方案后,国内推出的首个省级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将推进我国碳足迹评价工作进一步展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工程师翁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到2025年,山东省基本完成6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其中,化肥、塑料以及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的100家重点企业产品将于2023年完成碳足迹核算;有机化学品、橡胶轮胎、烧碱等行业的200家重点企业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将于2024年完成;2025年完成3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

为此,山东省将通过开展绿色低碳发展培训及碳足迹评价试点、鼓励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制定碳足迹技术标准、构建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建立碳足迹基础数据集及核算模型、建立碳足迹产品目录库、搭建低碳产品绿色消费平台等,推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辛春林告诉记者,《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山东省的“双碳”工作已全面走向最终落地的企业端,也为其他省份“双碳”工作落实提供了样板。除此之外,辽宁等不少省份也在积极开展重点行业碳足迹的相关研究,准备出台类似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案。

国内对碳足迹关注度有待提升

据翁慧介绍,碳足迹是指产品或服务原料、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既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和供应链所涉及的温室气体排放。石化联合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共同推动《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ISO 14067)国际标准转化。

“我国已开展的低碳产品认证,主要聚焦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等指标,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还较薄弱,要加快补齐短板。山东省作为我国工业大省,出台《方案》是建立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的积极探索。当然,还有许多基础工作需要做,比如重点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绿色低碳产品标准及标识的国际接轨和互认等。”翁慧说。

据了解,欧美等地已经开始建立碳关税制度。随着全球绿色转型成为共识,外贸出口企业对于上游低碳产品的需求激增,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产品碳足迹的评价认证。一些有影响的跨国企业,往往要求其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碳足迹信息并实施减排,从而带动上下游企业核算碳足迹、加贴碳标签。例如,全球已有包括苹果、宜家、沃尔玛等在内的1000多家跨国企业,要求其供应商提供产品碳标签。这些供应商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石化化工行业产品众多,目前严重缺乏客观反映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具有时间地域代表性的高质量碳排放数据库。去年9月,石化联合会收到财政部关税司《关于请协助提供有机化工品、塑料及其制品单位碳排放量等数据的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1)》,有机化学品涉及576/类产品,塑料及制品涉及168/类产品。我们目前已完成重点产品碳排放强度评价,但是对于数量众多的中下游产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翁慧说。

辛春林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产品碳足迹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水平,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国内没有建立自己的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报告质量均有待提高,也无法与国际接轨。“有的企业甚至是为完成任务,做一份不合格的碳足迹报告交差。所以我们常见到只有三五页纸也算一份碳足迹报告的现象。”他说。

未来评价工作需迎头赶上

辛春林说,一方面,近期欧盟《电池法规》就明确要求出口欧盟产品提供碳足迹报告。另一方面,工信部从2021年开始布置“重点原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其中就包含建立重点原材料产品碳足迹核算基础数据库。

“未来政府监管从能耗‘双控’转为碳排放‘双控’,碳足迹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而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来考虑企业的节能减排降碳更具有科学性。比如,据我们团队测算,1吨半钢子午线轮胎从生产、使用到废轮胎热裂解回收,将排放10.1吨二氧化碳,其中轮胎使用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超过了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的70%。因此,除了轮胎企业努力通过自身运营减排外,与下游车厂的联合降碳更为重要。石化化工行业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应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的研究和项目实施,为行业和企业的科学节能减排贡献力量。”辛春林表示。

辛春林介绍,石化联合会从20217月起就积极组织开展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研讨工作,但由于石化化工涉及的领域众多,产品覆盖面广,工艺流程复杂,产业链条长,在短时间内很难推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指南。因此,可以考虑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建立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规范。

“对企业而言,如果想科学地提出企业‘双碳’目标并实施‘双碳’战略规划,需要科学的统计数据基础,必须通过建立企业产品碳足迹模型和数据库,开展公司层面碳排放核算。即通过系统最优化原则,找准企业高排放过程。因此,各行业协会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并发布各自的产品碳足迹方法指南和核算细则等,并推动将其用于生态设计、产品减排认证、绿色消费承诺等相关法规和政策中。”辛春林强调。

据翁慧介绍,目前石化联合会已完成乙烯、甲醇、合成氨、现代煤化工、炼油等领域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即碳排放基准的核算。相对于碳足迹这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石化联合会做的是装置和工厂层级的碳排放强度核算,即“从大门到大门”(从原料进厂到产出产品过程)

“去年我们完成了《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基准》《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基准》两项团体标准,并受国家统计局委托,对乙烯装置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国际对标。今年将重点针对乙烯、烧碱、电石、化肥等进行碳排放基准核算。未来我们还将建立行业数据库,或搭建综合性平台,把上下游包括第三方评价认证机构都纳入进来。”翁慧说。

时间:2023-03-31 来源:中国化工报

浏览量:

分享到: